由四川省文化廳非遺處及我校承辦的2018藏繡和藏族服飾普及培訓班開班后,學員們認真鉆研專業(yè)技能,努力加強文化修養(yǎng),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與此同時,我校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引導學員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課堂走向課外,既開闊了學員們的視野,又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6月22日上午,“2018藏繡和藏族服飾普及培訓”學員在學校繼續(xù)教育中心談青豹主任帶領下,走出校園,走進了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博物館里的展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很多展品背后也有著動人的故事。精美的手工制作、流暢的線條、絢麗的色彩深深地烙在了學員們的腦海里。
西南民族大學博物館是新中國最早建成的民族博物館之一,展出的作品極具特色。在博物館老師的講解和引導下,學員們著重參觀了和他們這次學習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藏族館。藏族館整潔明亮,莊嚴大氣,在整個博物館里具有重要的地位。藏文化館展出的泥塑、鑄造、書法、雕刻、樂器、陶器、首飾等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藏族的熱貢藝術、天文歷算、面具藝術、藏戲、藏醫(yī)藥、藏族木刻版藝術和《格薩爾王》文化。最令學員們感到震撼的是一組長12米、高3.5米,堪稱“鎮(zhèn)館之寶”的藏漢合璧的楠木雕龍貼金佛龕。學員們看了這組由80余兩黃金打造的佛龕都贊不絕口,紛紛駐足留念,甚至部分學員還虔誠地匍匐朝拜。隨后大家還參觀了彝族館、羌族館、白族館、納西族館、苗族館、土家族館、傣族館、面具館、紡織館。展館的每一件展品都凝結著藏族人民的智慧與心血。這次參觀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精神大餐,讓學員們的內(nèi)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絲綢古道三千里,黃河文明八千年。通過這次課外的參觀學習,學員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燦爛的民族藝術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堅定了他們傳承藏族民間技藝的決心。大家紛紛表示,今后一定要認真學習各項專業(yè)知識,力爭將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結合起來,把藏繡藏服手工技藝世代傳承下去。另據(jù)了解,成都紡專近期還將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以提高研修班學員的綜合素質(zhì)和藝術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