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住,我們能贏
心有猛虎,也要細嗅薔薇
如果說高三第一學期的學習,還能有新鮮之感,學習勁頭足,容易進步,成績提高快。第二輪復習,課程變得枯燥,學習也可能遭遇瓶頸。臨近高考,緊張,焦躁,處理不好和父母、同學的關系等一系列的心理小問題隨之而來。這些都不用急,聽傳習中學老師給你支招。
做好規(guī)劃,心中有數(shù)
1、管理好時間,消除緊迫感與心理壓力
時間流逝,離“決戰(zhàn)”越來越近了,考生們不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導致心理緊張、心理壓力大,特別是不少同學會因為時間緊迫,準備不充分而手足無措,越到考試,壓力越大,這都是正常現(xiàn)象。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呢?我們需要規(guī)劃好考前的時間。
比較好的一種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好,制定一個詳細的時間表,即從月到星期再到天,甚至可以具體到每小時自己要做些什么,什么時候安排什么復習內(nèi)容最適合自己。時間表的制定肯定要和學習的內(nèi)容緊密結(jié)合,把時間和學習的內(nèi)容恰當?shù)仄ヅ洌鶕?jù)自己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時間表一旦制定好就嚴格執(zhí)行。如果按照制定的時間表來學習,由時間的緊迫感而導致的心理緊張與心理壓力也會得到很好的緩解。
2、量身制定復習計劃,增強自信心
一般情況下,每門學科的老師都會為考生擬定一個復習計劃,但老師的教學計劃是針對全體學生的,而不是針對每個個別學生的,老師的復習計劃如進度、難度、詳略、內(nèi)容等有可能很適合你,也可能不是很適合你。因此,考生應以老師的教學計劃為前提,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畢竟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制定學習計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每當按照計劃完成了學習任務后,自己會有滿意感和成就感,會極大地增強自信心,從而產(chǎn)生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情緒。積極的情緒會讓人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動力,有了動力才有行為。如此良性循環(huán),考前的許多不利于備戰(zhàn)的消極影響就會大大減小,就可以信心滿滿地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決戰(zhàn)”。
趕走陰霾,積極應考
1、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是關鍵
考前的最佳心境是平靜、踏實、愉悅。想要每天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就要有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積極的語言暗示,告訴自己“我一定要、一定能、一定會、一定行”。用積極的行為暗示,經(jīng)常微笑,走路抬頭挺胸。聽歌時多聽積極向上的歌,不要聽憂傷的歌,也不要聽太搖滾的歌曲,太搖滾會讓人焦躁。跟積極的人在一起,他們會不斷地給你帶來新的希望。
2、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
考前有點緊張、擔心和不安是正常心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但高度的緊張和擔心,如飯吃不下,覺睡不著,整天膽戰(zhàn)心驚,注意力完全不能集中,這種情況就是考試焦慮。
出現(xiàn)焦慮,就要馬上調(diào)節(jié),努力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找地方傾訴心情,把心里話告訴父母、朋友和老師,從他們那里得到幫助,也可以告訴自己的日記,或者找個地方發(fā)泄情緒。
出現(xiàn)走神,首先要有正確的認知,人不可能一直全神貫注,有時有點走神是很正常的,要與自己和解,不要內(nèi)疚與自責。其次,要提醒自己不要成為情緒的俘虜,意識到自己走神了就要立即回神,立即繼續(xù)學習,直到完成。不管昨天做沒做事,也不管明天還有多少事做,只管今天(現(xiàn)在)我認真做了沒有。
出現(xiàn)失眠,用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來對待,睡不著沒關系,只要身心放松,閉目養(yǎng)神,同樣能達到休息的目的。床是用來睡覺的,不要用來學習的,把自己交給床以后,心里默念:眼睛放松、眉毛放松、臉放松……自然就睡著了。
主動向家人尋求正能量
1、學會積極溝通技巧
溝通對于一個高三學生來說,已經(jīng)不是難事。但高考前這段時間,家長和考生一樣都比較敏感。家長可能會比較小心翼翼,但其實生活和情感交流的日常化對學生的高考更為有利。這時候,學生可以主動幫父母減壓,除了主動匯報每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和名次之外,考試過程中的感受,以及復習時各種內(nèi)心體驗,都可以跟家長說。家長真正放松了,這種緊張有序的家庭備考氛圍才更為有利。
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打電話是一種方式,還可以借助書信來交流。不要擔心家長不能及時收到,只要你寄出去,心理就得到了釋放。當然還可以借助心理輔導中的“照鏡子法”“空椅子法”來達到“溝通”的目的。照鏡子法,就是把自己扮演成你想和他對話的人,如對著鏡子的你說“女兒,媽媽永遠支持你,加油!”“女兒,困難不算什么,就是因為有困難,我們才進步!”空椅子法,則是想象著你的父母就坐在椅子上,你可以自由傾訴。這種交談,就是你獲得正能量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式。
2、恰當表達自我需求
心理研究告訴我們,適度的緊張不僅有利于考試的發(fā)揮,平時適度的緊張一樣有利于更高效的復習。不管碰到可喜的局面還是暫時的困難,學生都可以將自己的需求恰當表達出來。不要因為“怕”家長想“歪”,也不要怕家長過分地去干預你。以往的高三心理輔導發(fā)現(xiàn):到備考的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們很想把與學習無關的所有東西都放下,但不是那么容易,部分學生心理裝填的東西反而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沉重。如情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問題,其實只要學生恰當?shù)乇磉_出來,即使家長不能給予幫助或指導,親情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