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教育方針,就是要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校著眼于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突出法治教育的主線育人觀,切實發(fā)揮“大思政課”育人主渠道作用,引導廣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自覺做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積極建設者、堅定捍衛(wèi)者。
按照我校“三名工程”的整體要求和部署,2023年8月31日下午,由樂山一職中教務科、學工部主辦、思想政治教研組承辦的思政課教師、班主任法制培訓活動,在學校匠心樓會議室舉辦,培訓活動由思想政治教研組組長劉毅主持。
這次培訓的主講人是中國法學會會員、四川省環(huán)境資源法學會理事、四川省民商法學會理事、四川省法學與公安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樂山市人大立法咨詢專家、樂山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樂山市法學會常務理事、樂山師范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樂山師范學院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龔衛(wèi)東教授。
龔教授根據(jù)我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的相關內容有效結合起來和老師們進行分享。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jīng)濟的基本法。龔教授在培訓中指出:“法律知識要進課堂,要不斷增強學生權益保護意識,要學會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整個學校要積極營造師生學法用法的整體氛圍,不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p>
培訓過程中,龔教授引入了幾個典型案例,分析了當前青少年容易違法犯罪的心理特征,龔教授指出:職業(yè)學校的老師應該更多地讓青少年能夠認識到法律的權威性和社會的法制化水平,形成理性的、規(guī)范化的行為方式,遵守法律,養(yǎng)成守法的好習慣。通過加強普法,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律素養(yǎng)而使他們更能夠主動參與到法律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能力,為司法公正和法治文明的實現(xiàn)作出貢獻。
當前職業(yè)學校,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通過這次培訓,要積極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學校“大思政”課程教育體系中來,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班主任、思想課教師、全校教職工都應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重視學校的法制教育工作,這樣才能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才能為實現(xiàn)依法治國和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