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七五左右的個頭,身材消瘦但直挺,一副近視眼鏡讓棱角分明的臉龐略顯冷峻。他,就是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護理學院的教師——張樂清。他來自臨床,積累了豐富的案例,講課通俗易懂,很少繁文縟節(jié);示教操作干練,要求十分嚴格,學生非常喜歡聽他的課。或許是醫(yī)者特有的專業(yè)個性,任何時候都顯得不急不燥,他還保留著這份慣性。但有一種情形讓他坐不住,那就是大災大難之時。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如果不是學校還在上課期,他很有可能去救死扶傷。沒有盡到醫(yī)者的天職,他深感不安。放假后,他只身到四川北川,投入災區(qū)重建,扛木板、搬磚頭,有什么活干什么活,與建設者一同住窩棚,一干就是一個月。
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猝不及防來到身邊。1月28日,他得知銅仁市急招醫(yī)護專業(yè)志愿者第一時間報了名,第二天就帶領8名本校護理專業(yè)學生志愿者到銅仁大興高速路口省際檢查站參與銅仁市疫情防控工作,為過往車輛司乘人員做體溫測量與信息登記工作。該檢查站每天過往車流量達2000余輛,通行人員近萬人,工作量特別大,學生是三班倒,而他是全天在崗,每天從清早工作到晚上11點左右,第二天再繼續(xù)。從1月29日開始到今天已經13天了?!盀碾y面前人人都有責任,不是為了什么?!薄皫椭鷦e人,就是幫助自己?!弊蛲砼c他連線已接近凌晨,他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沒有任何功利之心,明天他仍然繼續(xù)。這次志愿服務,他不僅自己在做,還要在這堂特殊的課堂上教育學生、指導學生、保護學生,帶好青年志愿者。
志愿服務中的張樂清老師
黨委書記楊春光看望高速公路大興檢查站的師生志愿者
抗疫的戰(zhàn)斗終將結束,抗疫勝利絕不是他志愿服務的終點。但愿在這個利國益民的旅途上有更多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