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25日,由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承辦的第14屆國際校長聯(lián)盟大會在華東師范大學如期舉行;我校黨委書記、校長汪海清作為省級名校長之一,應邀共襄盛會。
國際校長聯(lián)盟大會兩年舉辦一次,由成員國輪流進行,本次大會以“共創(chuàng)未來的學校領導者”(Connecting Leaders,Creating the Future)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50個國家的1500名中小學校長參會。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群,國際校長聯(lián)盟主席阿爾塔?馮?希爾登(Alta van Heerden),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偉,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委員會主任陸靖,華東師大黨委書記童世駿,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院士,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等出席盛會。
會上,翁鐵慧副部長就校長地位進行闡釋:中小學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關鍵引擎和核心樞紐,校長的作用尤為重要。校長是基礎教育發(fā)展的脊梁;校長是教育理念的引領者;校長是點亮學校前進的航燈。學校應把提高質量作為學校發(fā)展的追求。
馬云先生提出:不注重教育,就是不注重未來。影響學生的是老師,影響老師的是校長,校長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決定學校的方向,決定老師和學生的發(fā)展。校長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幫助老師看到希望和前途。
開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作了講話。他指出:今天中小學校的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關鍵引擎和核心樞紐,校長的作用有尤為重要。一位好校長,就可能意味著可以帶出一批好老師,建設一些好課程,培養(yǎng)一批好學生,點亮學校前進的航燈。校長是基礎教育發(fā)展的脊梁。校長是教育理念的引領者,落實教育理念,最終學校要在千差萬別的學生身上,就是廣大的中小學校。就是要根據學校自身的基礎和傳統(tǒng)學校的課程體系以及相應的運行和管理機制,在陽光下的百花齊放,從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看中小學校長含苞待放。實際上是千萬家庭的期盼,塑造的是國家的和民族的未來??梢哉f中小學校長處于社會和時代的前列,我們通過智慧和創(chuàng)造,為教育理念遞送的勃勃生機促使教育發(fā)展。所以我們每一位校長都要激發(fā)自己學校的辦學活力和教育特色,讓學校不僅更具創(chuàng)造,而且極大地運用有效教育資源:不僅是教育理念的落實,更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策源地,讓每所學校的優(yōu)質發(fā)展成為所有學校發(fā)展的前提。
開幕式結束后,由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代蕊華主持,邀請中外嘉賓作主旨演講。其中首位演講人馬云,無疑是最受關注的。
因為今年9月10日,55歲的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職務,但聲明還是想做教育。他在多種場合說過他最喜歡的稱呼不是“馬董”“馬主席”,而是“馬老師”。在卸任前,他為鄉(xiāng)村教師授課,還為湖畔大學的商業(yè)領袖授課。他說,自己離開教育崗位近30年,也曾經當過班主任,他希望做一輩子的教育支持者。
“馬老師”的演講“金句”不斷,其中最受好評的是:未來教育更要培養(yǎng)“愛商”。
他說,除了智商、情商之外,未來更需要愛商,即love,這樣成功以后才會受人尊重。很多人有錢有勢但不受人尊重,缺乏的就是愛商,不懂得關心和愛別人。
他說,AI時代,就是需要愛的時代。如果沒有愛,技術越強大越可怕。機器有芯片,人類有心和愛;機器有精度,但人類有溫度。
馬云在演講結束后,還與現場嘉賓作了互動,回答了大家的提問,其中有講關愛特殊兒童的,也有關于如何創(chuàng)設幸福學校,還特別地用英語回答了兩位國外嘉賓的提問。
備注:國際校長聯(lián)盟(InternationalConfederation of Principals,簡稱ICP)成立于1990年,以促進世界教育進步為宗旨,是全球性的校長專業(yè)組織,成員包含五大洲的20萬名中小學校長和教育管理人員。國際校長聯(lián)盟于1993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第一次聯(lián)盟大會,此后每兩年舉辦一次。